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卓立学校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卓立学校 2020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第5—9题。(15分)映照死亡的是生命(节选)孟晖(1)在我们这个犬儒的时代,像曹丕《
“”“” 就是所谓知天乐命的人生观。魏晋人是知天的,在这一点上,他们远比我们要更达观得多,所 2020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卓立学校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 “”“” 以,他们才不回避死亡,才把死亡当作返照人生的一个坐标。但是,他们知天,却不肯乐命,恰 析 “” 恰相反,他们恨命,并且在文章中反复啸吟着这种恨意。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5 ()也许,在那个时代,佛教还刚刚传入,道家也还在成形之中,中国人还不像后来那样,有 那样多的退路,那样多自我解脱的方式,于是,他们的生命热情就像火一样炽烈,燃烧着他们自己。 1. 阅读下文,完成第5—9题。(15分) “”“” 因此,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不肯苟活,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在江淹看来,正因为人生的 注定不能圆满,因此,人之死,就无一例外地成为一种痛苦的结局。但这痛苦不是因为死的来临,而 映照死亡的是生命(节选) 是因为在死亡到来之前,没有让生命如花绽放。 孟晖 6 ()今天的人普遍更喜欢《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赋》,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逍遥和隐 逸,更合乎我们的犬儒态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仿佛已经是很久了,知天乐命、宠辱不惊的达观 1 ()在我们这个犬儒的时代,像曹丕《与吴质书》、江淹《恨赋》这样的文章,是很难被人理 精神,就支配着我们的灵魂,也支配着我们的散文写作。这种支配所持续的时间是如此之长,以致我 解的。 们往往误以为这就是中国人固有的文化精神,是中国散文所惟一可以表达的人生情调。像《与吴质 2 ()《与吴质书》中,曹丕直视死亡的勇气首先就让我们陌生。谈到徐干、陈琳、应玚、刘桢 书》和《恨赋》中这种直面死亡因而对生命绝不苟且的态度,不仅为我们所陌生,而且也让我们难以 ————“ 建安七子中的四位以及其他亲友忽然遭瘟疫而死的情况,他竟然用了这样的语句:观其姓 接受。然而,这种态度的存在,正证明了中国思想从来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单一。是不是已经到了这 ”“” 名,已为鬼录,而此诸子,化为粪壤。我们不得不承认,魏晋人观看世界的方式,是和我们太不 样的时刻,我们终于厌倦了把散文当作犬儒精神的传声筒,而重续起中国文学史上另一种精神的散文 一样了,他们固执地坚持真相,坚持直视死亡。他们似乎对死亡这个主题异常执著,一次次地,他们 写作? 谈论着各种各样的死亡,谈论生命的短促,宿命的必然。人们常说魏晋时代是一次生命意识的觉醒, 其实,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这时代同时也是死亡意识的觉醒。 3 ()随着文章的深入,我们看到了曹丕更深一层的痛苦。一方面,他对人间痛失才俊,自己痛 5.曹丕的父亲是(填写人名),其父字。文中提到的《五柳 “” 失知音,而感到难以抗拒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他既痛逝者,行自念也,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对朋 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是(填写人名)的自称。(任选2空填写)(2 “” 友吴质,曹丕吐露道,自己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朋友的死去,自己的 年岁渐长,都使他对人生产生了极端的焦虑感,以致急得终夜难以成眠。可是,这种焦虑并非出于对 分) “ 死亡的恐惧。在接下来的一段倾诉中,我们能够清晰看到曹丕的思路:他感到自己没有年轻时的志 6.在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像曹丕《与吴质书》、江淹《恨赋》这样的文章,是很难被 ”“” 意了,还没有白头,就已经在精神状态上成了老翁,这是在谴责自己丧失了朝气;同时,他更对 人理解的。”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 自己的功业、成就,以及整个的人生状态感到不满。在痛切的自责之后,他得出的感慨却是,少壮 ”—— 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应该抓住青春,抓住人生的每一 (1) 寸时光,来努力创造丰盛的人生!直视死亡,并没有让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们畏缩,相反,这反而成了 “”“ 让他们无比眷恋生命的最大动力。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相反,魏晋精神,恰恰是未知死,焉 ” 知生。 (2) 4 ()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尽情展现生之美丽,没有实现抱负和理想,没有达到人之为人的最美 境界,因而留下无限遗恨。这个主题,也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恨,就是不解脱,这样岂不是不够达观 7.请分条概述“知天”、“恨命”在曹丕身上如何体现。(3分) “” 么?可是,魏晋南北朝人好像不知道达观是怎么一回事。《恨赋》满篇的怅恨之情,皆因生命没有 得到充分的表达,生命不能自主。这种想法让我们惊异;一种观念早就深深地浸透了我们的血液:这 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