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优秀教案

《书愤》教案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2)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2、过程与方法:(1)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陆

《书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 愤情怀; (2)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陆游和他的诗作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2)朗读诗歌,体会诗情; (3)探究问题,理解诗歌主旨。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 愤情怀; (2)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和宏大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 2、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三、教学难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 2、同时代其他相同命运的诗人的探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爱国主义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每逢国家紧急存亡之秋,这类文学主题便大放 异彩,也同时涌现了一大批爱国诗人,上至为国沉江的屈原,到忧国忧民的杜甫, 再到抗击外敌入侵主见收复失地的辛弃疾、岳飞和陆游。今日就让我们走近陆游。 幻灯片出现屈原、杜甫、辛弃疾、岳飞和陆游的图片。 知人:学生谈陆游生平。 (二)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闻名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 主见,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 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倒戈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 坚持自己的志向。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 的遗恨,离开人世。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复原事”。今日所要学的《书愤》 就是一个显明的例子。 (三)朗读诗歌: (1)录音范读(音频材料): (2)老师朗读指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 “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屹立之势。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扬,显其豪壮。

腾讯文库《书愤》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