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稿设计人:武勇初二语文组姓名:时间;2021.5.19课前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稿 2021.5.19 设计人:武勇初二语文组姓名:时间;课前分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 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揭示罗布泊这一曾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税绸之路之要 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 30 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 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否那么,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本文极富文学性,有很多形象的描写,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 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形象鲜明的描述中,又饱含痛惜之情。所以,在教 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悟情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真正将本课上出语 文味。 学习目标: 1 、了解报告文学这种体裁。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2 、整体感知,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 、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资料链接: 、罗布泊的变迁: 1 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想它 “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 清末,流传了多年。 2000 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 用水的拮据境地。 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 成了区区一小湖。 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多 19212000 平方公里。“大漠的英雄树 、楼兰美女:年,在楼兰古国的旧址,孔雀河下游铁板河三角洲上,发现 21980 了一片墓地,其中一个墓的主人,是一位年轻的女性,体肤指甲保存完好。她有一张 瘦削的脸庞,深遂的眼眶、长长的睫毛、尖尖的鼻子、圆润的嘴唇、褐色的披肩秀发。 她身上裹着毛织的毯子和一块羊皮,胸前毯边用装饰性的木别针别住,下身穿羊皮裙, 脚登一双翻毛皮靴,头上戴蓬松的羊绒帽,帽上还插了两枝雁翎。她有着今天的姑娘 们或许难以企及的美丽,妆扮也符合今天的审美标准。人们被她的美貌惊呆了,所以 称她为“楼兰美女〃。经碳鉴定,楼兰美女芳龄四千岁。她是谁?她有着怎样的身 14 世? 其一:故迹楼兰或可寻,红颜寂寞一梦深。青丝不理四千载,尚有声声唤美其二: 瀚海曾经是桑田,雕栏玉砌己成残。光阴未教朱颜改,我恨晚生四千年课前预习: 1. 给加点字注音〔抽查一位同学)萧瑟〔S3温暖(xu)干涸〔雁)吞噬(shi)戈(ge)壁 裸(lud)露 2. 解释以下词语。〔抽查位同学)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2 温暖: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