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走进纽约》金字塔感言类文阅读 (新版)语文版

金字塔感言[法] 夏多勃里昂  我们的船,取道麦努夫运河,这样一来,西边大支流上华茂的棕榈林,就无由见到了。该支流通向利比亚沙漠,西岸一带正遭阿拉伯人扰攘云耳。出麦努夫运河,继续溯流而上,朝左能看到穆

金字塔感言 [法]夏多勃里昂 我们的船,取道麦努夫运河,这样一来,西边大支流上华茂的棕榈林,就无由见到了。 该支流通向利比亚沙漠,西岸一带正遭阿拉伯人扰攘云耳。出麦努夫运河,继续溯流而上, 朝左能看到穆格托姆山峰,右面尽是利比亚境内高大的沙丘。不一时,便在山丘的空隙处, 依稀得见金字塔尖:实则尚隔八十余里。这段航程,几乎走了八小时,我一直站在船首遥望 金字塔群。渐次临近,陵墓也越发见出规模庞大,愈加显得高耸入云。宽展如同洋面的尼罗 河;绿芜与黄沙相为映发;棕榈树,无花果树,圆穹顶,开罗的清真寺与宣礼塔;远处塞高 拉村的梯形金字塔,滔滔河水,源似而来;凡此种种,构成一幅无与伦比的画面。“世人不 管多努力,”鲍舒哀①说,“万事到头终归空:蔚为壮观的金字塔,竟是一无用处的坟墩头! 且不说造金字塔的法老,未必有权葬进去,享用其寝殿。” 然而,我得承认,瞥眼看到金字塔之际,心头陡兴一股赞佩之情。出自人类之手的最伟 大的建筑物,却是一座坟!哲人思虑及此,不免浩叹一声,或揶揄一笑,这我知道。但是, 为何把齐阿普斯金字塔②,仅仅看成是一堆巨石加一副枯骨?造这样一座坟,不是有感于生 死无常,而是出于求不死永生的本能:陵墓如界石,不是宣告有涯之生的终结,而是标志无 穷运命的肇始,犹乎建于永恒疆域上的一座通往不朽之门。狄奥多罗斯③曾说:“埃及人把 人生一世看作须臾一瞬,无甚紧要对目反,对身后令人怀念的功德,却极为关注。所以,他 们把生者的宅第以作过客的逆旅,而把进焉不复出的坟墓,称为永久的归宿。故此,埃及古 王对起造宫殿,神情淡漠,却殚精竭虑于营建坟茔。” 凡是建筑,今人都求其有一种实在的用处,殊不知对普通百姓而言,精神作用的品格更 高。古之当权者,正着眼于此。参谒陵墓,难道不能有以教人?一代帝王愿藉此把教喻垂之 久远,何用埋怨?!宏伟的建筑,足以使整个人类社会引以为荣。有些殿堂,把对一个民族 的缅怀延续得比其存在本身还长,与在废弃的荒地上繁衍生息的后人成为共时同代;除非不 介意于一族一姓之是否彪炳史册,否则,就不要去腹诽心谤。至于其形式,是古罗马剧场, 还是埃及金字塔,出入不大。对一个不复存在的民族,遗存的一切俱是坟墓。一代伟人去世 之后,他生前的府邪,比死后的坟墓,更其虚空:陵墓至少有用于其骸骨,而巍巍宫室,焉 能保存其昔日的欢情于万一? 极而言之,小小一方墓穴,不论对谁,亦已足矣;如马锡安·莫雷所说,六尺之上,于 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也绰绰乎有余。在树荫下,与在圣彼得大堂的穹顶下,同样是赞颂上 帝;住在茅草棚,与身居卢浮宫,也一样过日子;这种论调的偏颇之处,是把一类事混同于 另一类事。再者,一个根本不知艺术为何物的民族,比之于留下辉煌的天才痕迹的民族,未 必活得更为欢快。早先说牧人生活得无忧无虑,在林间悠哉游哉,世人现已不信。因为知道, 朴质如牧民,为杀食邻人的羊,会不惜大动干戈。他们栖身之处,墙上既不会攀满悦目的蔓 藤,洞里也不会飘浮芬芳的花香;而往往浓烟呛人,给发酵的奶酸气憋得透不过气来。从诗 或哲学的角度看,一个弱小种族,尤其还处于半开化状态时,似更能体味各种生趣;但无情 1

腾讯文库八年级语文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