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 本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 本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 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 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 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1.(山东青岛期末)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 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这些材料最能说明 A.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粮食作物B.《诗经》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C.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 【解析】甲骨文的记载属于原始资料、一手资料,其中大量记载黍和稷,说明它们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 故选A。 【答案】A 2.(山东青岛期末)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B.均田制C.田庄制D.屯田制 【解析】均田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目的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它开始于北魏, 结束于唐朝中期。 【答案】B 3.(山东青岛期末)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词。 如果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解析】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的繁荣时期。 【答案】B 4.(山东青岛期末)明清时期商业呈现高度繁荣的局面,主要表现不包括 A.国内外市场扩大B.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江南出现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解析】明清时期我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基本上失去了国外市场,故A的说法错误。 【答案】A 5.(山东青岛期末)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 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 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