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亚当斯与陈复礼摄影创作风格的异同
试析亚当斯与陈复礼摄影创作风格的异同亚当斯是美国影坛上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摄影史上的贝多芬”。 陈复礼是以“巧借诗画成佳作”而蜚声国际的香港摄影家。 他们为礼赞祖国的河山、再现大自然的壮丽和优美,创作
试析亚当斯与陈复礼摄影创作风格的异同 亚当斯是美国影坛上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摄影史上的贝多芬”。 陈复礼是以“巧借诗画成佳作”而蜚声国际的香港摄影家。 他们为礼赞祖国的河山、再现大自然的壮丽和优美,创作出一幅幅歌颂壮丽景 色的佳作,不但迷住了自己国土上的观众,而且使许多国家的人民都为他们的摄影 艺术所倾倒。 比较分析他们的创作风格,对提高我们的摄影艺术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试图从摄影美学的角度,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这两位当代摄影大师创作风格的异 同。目的是想抛砖引玉,引起人们重视采用新方法来开阔摄影理论研究的视野。 审美理想与选炼客体 摄影家的创作风格是从其一系列作品的整体中体现出来的。亚当斯和陈复礼在 创作上的共同之处,首先表现在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对客体的选择和提炼上。他 们都以自然风景作为主要的创作客体,而礼赞自然、人化自然,则是他们在摄影创 作活动中共同的显著审美特征。 艺术创作要想把握自然,“就必须把自然事物占领住,修改它,改变它的形 状”,把人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界事物里”,“自然事物才能达到一种较大的 单整性”。?黑格尔这段话对摄影艺术创作也是同样适用的。 风景摄影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从对大千世界客体景物的选炼到一幅 完整的摄影艺术作品的产生,是一个对客观物体进行艺术化的过程。首先,摄影者 视觉发现了客观的自然美并作用于自己的大脑,于是产生了对客体的知觉,并在知 觉定势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下,通过选择、想象变为一种心理物象,然后,渗进摄影 家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提炼为一种饱含摄影家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最后通 过摄影器材和摄影手段的运用,创造出一幅可供人们直接接受的作品。在这个由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