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

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摘要:都江堰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闻名中外,更以它因地制宜,简单灵活的枢纽布置形式和就地取材的工程结构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都江堰枢纽工程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

课程论文 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 摘要: 都江堰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闻名中外,更以它因地制宜,简单灵活的枢纽布置形式和就 地取材的工程结构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都江堰枢纽工程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 积平原的地方,沿江自上而下,由百丈堤、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和人字堤等部分组成, 其中主要是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本文论及了都江堰渠首的主要枢纽工程,工程管理的概况和都 江堰的历史意义,希望对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字: 都江堰;岷江;鱼嘴;岁修 Abstract : Dujiangyan is not only famous for its long history, but also to its local conditions, simple and flexible project layout forms and local materials i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in China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water development. Dujiangyan Irrigation Project is located in the valley of the Minjiang River into the alluvial plain areas along the river from top to bottom, from the embankment Baizhang, fish head, King embankment, Feisha weir, Po bottle and the word dike and other components, mainly fish head ,sandstorm weir and treasure bottle.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main hub of the Head of Dujiangyan. Key words : Dujiang weir; Minjiang River; Fish head; Annual maintenance 李冰,战国时期秦国人,“知天文地理”。秦昭王晚年即公元前256年至251年, 李冰任蜀郡守[1],在四川灌县(今属都江堰市)岷江上主持兴办了驰名中外的都江堰 水利工程,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早期的都江堰,司马迁记曰:“此渠皆 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具有水运和灌溉的效益,而前者应占有更大比 重。作为通航水道,工程本身可能较为简单,但是要同时具备通航和灌溉的功能,首先 应该有可以引取足够水量的进水口和具备通航条件的水道。成都平原在地形上呈扇形, 灌县地处平原的顶端,犹如扇柄;在地势上自西北分别向东、向南倾斜,具有自流引水 的优越条件[2],都江堰正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都江堰工程代表了当时水利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经历代整治,至今仍在使用。都 江堰渠道遍布成都平原各县,现在还穿过山区丘陵向东、南、北各区发展。1991年,都 江堰水利枢纽的灌溉面积已达到1060万亩,2006年12月紫平铺工程完工后,总灌溉面 积将达到1400万亩[3]。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根据联合国《保 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由于都江堰水利 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 1

腾讯文库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