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艰苦岁月
第三节艰苦岁月 一九五七年,方正考入宁津县第二中学。学校坐落在一个不通公路的叫曹塘的偏僻农村,是过去宁津县有名的李姓大地主的宅院。宁津县隶属沧州地区,学校的前身是沧南第一联立师范,师资力量很强,教学成
第三节艰苦岁月 一九五七年,方正考入宁津县第二中学。学校坐落在一个不通公路的叫曹塘的 偏僻农村,是过去宁津县有名的李姓大地主的宅院。宁津县隶属沧州地区,学校的前 身是沧南第一联立师范,师资力量很强,教学成绩算一流的。 这时的“反右”斗争正如火如荼,老师白天教课,晚上就是批斗会。有的学生 晚自习不上,偷偷跑到批斗会的房子底下,听新鲜。这天,方正也跑到批斗会窗户底 下偷听,室内有断断续续的口号声,他只听清了一句:“….你前功尽弃,废于一 旦!”批判的是教数学的李老师。明天李老师还要给学生讲课,为了维护他一点面 子,一个老师出来把方正他们轰赶走了。方正除去对解放初期斗地主,有点朦胧的记 忆,这是他对阶级斗争原始的接触。 五七年,不大的一个学校,划了七个右派,分别受到不同的处置:王立本等三人 降职降薪,王星、付淑芳监督劳动,处分最重的是李清云老师,被送到黄骅中捷友谊 农场劳动教养。 李老师是学校最优秀的数学教师,他之所以被划为右派,就是因为他从数学的 角度推算,认定亩产万斤水稻根本不可能,被扣上反对大跃进的帽子。县里来人带走 他的那天,几个老师,到他的住屋抢走了他的备课教材――这是李老师多年的心血。 坐落于黄骅县的中捷友谊农场,位于沧州以东60公里处,再往东走,就是全国 有名的长芦盐场,一堆堆的盐坨子,恰似一座座的雪山,紧连着的就是渤海湾。农场 直属沧州地区管理,论条件比当年林冲充军发配的沧州还要差。这是一片荒芜的盐 碱滩,一年四季地上像撒了一层薄薄的石灰,又像飘了一层雪花,远远望去,一马平 川,见不到村庄,只见路边有些耐碱的红荆,地里也有一撮撮的黄盐菜。这地方,盐业 工人盼晴天――好晒盐;农夫怕晴天――找不到一棵遮挡烈日炎阳的绿树。一九五 七年以后,农场成了右派劳动改造的地方。就在五八年的春天,方正随同河北宁津二 中的几百号同学来到中捷农场七分场,具体任务是;挖沟,排碱,插稻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