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修改版]
第一篇: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轨迹* 施威刘青匡导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技术创新是推动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自19世纪
第一篇: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轨迹施威刘青匡导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 19 摘要:技术创新是推动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自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经历了三个 时期,分别是近代化、现代化和数字化阶段。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媒介产业实现了三次整体性提升,并 呈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和发展规律。关键词:媒介技术演进近现代 19 世纪中后期,在西方科技和文化影响下,中国媒介产业体系逐渐建立,并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进 1980 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世纪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技术实 现了三次重大创新,在形态、运行机制和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推动媒介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18821949 一、近代媒介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年) 鸦片战争后,伴随这西方先进近代技术的输入,新式媒介经营理念、行业规则和运行模式也移植到中 国,并促成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化的近代化转型,这些都是近代中国媒介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 1815 自年英国人马礼逊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后,西方传教士带来了铅印术和中文活字制造技术, 1882 为近代中国媒介技术变革奠定了基础。年上海同文书局成立后,民营新闻出版业成为媒介技术的创新 主体,在出版救国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西方最先进的出版技术都被引进到国内,主要包括: 123 ()蒸汽、电力等动力设备和技术;()石印、轮转、胶印等印刷设备和相关技术;()制版技术,如 45 珂罗版、石版、金属板等;()铸字设备和技术;()其他辅助设备和技术,如排字架、纸型以及纤维 纸、油墨制造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铅字印刷成为市场主流,传统雕版技术逐渐被淘汰。 在媒介技术变革的作用下,中国出版业实现了近代化转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械化媒介 出版技术显著提高了媒介生产效率,各地媒介形式日渐丰富,报纸、杂志、教科书和各类读物开始大量出 “” 现;出版物在形制、印装水平、内容等方面也得到全面提升,媒介产品不再是上层社会独享的奢侈品, 普通读者群体迅速扩大。其次,出版行业内部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介从业者的角色与职能都实现了更新, 编辑、记者、撰稿人、出版人等主体作用逐渐凸显;传统编辑技术被现代编辑形制所替代,实现了编、著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uzplYQ8uOqfNlc4MDWX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