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上社镇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上社镇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列国家中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均较为典型的是 ①美国
直到太阳直射该地,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然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正午太阳高度就会减小,旗杆正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上社镇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午影子又会变长。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52)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3.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 列各题。 1. 下列国家中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均较为典型的是 海拔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地区 经纬度 (米) (℃) (℃) ①美国②阿根廷③加拿大④澳大利亚⑤南非 甲 116°E、28°N 49 4.1 32.6 乙 102°E、25°N 1890 7.9 19.8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⑤ 3.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D.①②③④ A.太湖平原、云贵高原B.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 C.鄱阳湖平原、云贵高原D.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 参考答案: 4.形成甲乙两地夏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2. 某日,在我国南方某中学上学的小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前几天正午放学,正午太阳还在正南, A.所处海拔高低不同B.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今天正午放学,正午太阳却在正北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D.所属环流形势不同 30.该中学可能位于() 5.乙地所在的省份() A.海口B.济南C.杭州D.合肥 A.是我国香蕉主要产区B.多地下暗河 31.从理论上说,当地该日日落时太阳的方位是() C.锑矿和铅锌矿丰富D.降水多,地表水丰富 A.正西B.西南C.西北D.正南 参考答案: 32.该时间段内,当地学校操场的旗杆正午影长的变化情况是() 3.C4.A5.B A.一直变长B.一直变短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 3.由经纬度可知,甲地在西中部鄱阳湖平原;乙地在西南云贵高原。选C正确。 参考答案: 4.表格显示甲乙两地夏季的气温明显不同,乙地位于高原,甲地为平原,二者海陆位置相近,均为 30.A31.C32.C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都受夏季风影响,因此,二者的气温差异应该是海拔高低不同即地形不同造成 【30题详解】 的,选A。 分析材料可知,该地正午时太阳有时在正南,有时在正北,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故该城市位于 5.根据经纬度信息可知,乙地所在的省份为云南省,属于亚热带气候区,香蕉产于热带,该地不是 南北回归线之间,故A海口正确。济南、杭州、合肥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故 我国香蕉主产区;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渗漏严重,地表存水不足,地表径流不丰富, B、C、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但多地下暗河;云南多铜矿,湖南省锑矿和铅锌矿丰富。据此选B。 【31题详解】 4. 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的是( 今天正午放学,海口正午太阳位于正北,说明太阳直射在海口以北。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从理论上 ) 说,当地该日日落的方位应该是西北。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A.1983年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推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32题详解】 根据材料,前几天放学时,正午太阳还在正南,今天下午放学,正午太阳却在正北了,说明在该时间 B.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 段内,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前几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在不断增大,旗杆正午影长在不断变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