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正确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正确预防措施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

手足口病的正确预防措施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 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 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 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 鲜有穿插免疫。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 天,平均3~5天。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 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涉及软腭,牙龈、扁桃 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反面均 有。皮疹数少那么几个多那么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 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 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 疹。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 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 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 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 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 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缓和性麻痹;惊厥。 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 枢神经系统病症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腾讯文库手足口病的正确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