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梅州市兴宁第一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广东省梅州市兴宁第一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
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 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 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 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 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 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 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 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 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 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 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 守 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 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 已 与以往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 诗 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 则 更具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