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桩核系统修复后牙抗折强度的研究临床医学论文
三种桩核系统修复后牙抗折强度的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桩核技术;破坏实验;抗折强度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牙齿修复时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存残根、残冠。桩核技术是临床修复这些残根、残冠的主要手段
三种桩核系统修复后牙抗折强度的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桩核技术;破坏实验;抗折强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牙齿修复时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存残根、残冠。 桩核技术是临床修复这些残根、残冠的主要手段。金属桩核在临床上应用最为 广泛,但金属桩核具有不透光、易致敏、影响磁共振成像等缺陷。国内外学者 开始使用美观、效果好、生物性能稳定的非金属桩核进行修复 治疗 。本文通 过体外破坏性力学实验,比较三种桩核系统修复后牙体组织的抗折强度,为临 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桩核系统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18颗近期完整拔除的人上颌尖牙,要求牙体形态相似,无 隐裂,无楔状缺损,根部无龋,未作根管治疗。分为A、B、C 3组,每组6 颗。 1.2 桩核选择 A组:石英纤维桩+复合树脂核;B组:成品螺纹桩+复合树脂 核;C组:传统NiCr合金铸造桩核。 1.3 根管制备 用高速涡轮机今刚砂车针自牙体唇侧釉牙骨质界冠方2.0 mm处 与牙体长轴垂直截断实验牙牙冠,保留牙冠备用。牙根进行常规根管治疗。A 组用纤维桩配套的15号扩孔钻预备根管,B组、C组实验牙用1.58 mm扩孔钻 预备根管,长度均位于根尖部3/4处。 1.4 桩核制作与粘固 A组:将粘固剂调和后注入根管,纤维桩核插入根管并立 即去除多余的粘结材料,光固化树脂堆核。B组:使用1.6 mm的成品螺纹桩, 步骤同A组。C组:用嵌体蜡制作根管蜡型,并堆直径与根管口一致的核,常 规包埋、铸造,粘结桩核。 1.5 粘结牙冠 将截下的牙冠髓腔进行调改,使其与桩一致,牙冠断面与牙根断 面相吻合,用富士I型玻璃离子粘结牙冠。 1.6 抗折强度的测试 在釉牙骨质界下2.0 mm处,用自凝塑料包埋各组实验 牙,将实验牙固定在CMT 7104型材料实验机上,加载点位于全冠舌侧切1/3与 中1/3交界处,加载方向与牙齿长轴呈135°角,持续加载,直至实验牙发生 折裂。记录实验牙折裂时的力值。 2结果 2.1 破坏实验测得的各组实验牙的折裂力值分别为:A组:(643.7±65.2)N;B 组:(835.0±59.8)N;C组:(897.9±63.5)N。 对各组样本折裂力值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三组样本均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各组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B组、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