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与认识医学论文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与认识_医学论文 从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大约有3亿5千万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我国占世界总数的1/3即1亿2千万。按我国人口平均算来大约是每100个人中就有9.7个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与认识_医学论文 从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大 约有3亿5千万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我国占世界总数的1/3即1亿2千 万。按我国人口平均算来大约是每100个人中就有9.7个携带者即9.7%。 世界上流行比较高的地方:中国、东南亚(泰国、印度)、非洲等,日本、欧美 国家所占比例很低,大约1.5%~2%。近五年统计表明,我国被乙肝病毒感 染过的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7%左右,实际成为携带者仅为9.7%。这意味着 人群中每10人就有1人是ASC,这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医疗问题,他同时会带 给我们诸多的社会问题。 1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定义 HBsAg,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如果人体血液经免疫学检查HBsAg为阳性,而没 有任何肝炎的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也属正常,并经过半年医学观察未 发现异常者,医学上称这种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ASC)。 携带者有无传染性:“两对半”就是五项乙肝化验指标的俗称,是检测乙型肝 炎最常用的血清指标。化验单上常可见到这五个项目: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检测血清五项指标,最常见 的模式有: HBsAg(+)→HBeAg(+)→抗-HBc(+)→病毒高复制型[病毒在体内复制迅速,具有 较强的传染性既“大三阳”]。 -HBs(+)和/或抗-HBc(+)为不传染型,说明病毒在体内基本被消灭,人体具有 一定的抵抗力,近期可不被乙肝病毒所传染。 HBeAg、抗-HBe、抗-HBc中一项或几项阳性,为低复制型,说明病毒存在体内 较少,复制繁殖较低。 必须明确:ASC不等于乙肝病人如何判断和鉴别ASC:真正的ASC应具备以下几 个条件: ①从未有过肝炎发病史(如急性黄疸性肝炎等),一直没有临床症状(如容易疲 乏、食欲不振、肝区不适或疼痛等等)和体征(肝掌、蜘蛛痣、面色灰暗、脾 大)。②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阳性,但肝功能系列始终正常(如血清转氨酶、 胆红素、蛋白比值等等)。③肝活检组织学正常或大致正常。在这些标准中,肝 活体组织学检查最为关键,也最为困难,严格说,ASC只能指肝组织学无变化 者。 不知从何时起,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成了“全民皆兵”的检测项目。其实乙肝表 面抗原是乙肝病毒外壳的一部分,只能作为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的区分标志, 不能就此一项来诊断是否患了乙肝,更不能说此项阳性就是乙肝病人。表面抗 原阳性只能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属于ASC。区分携带者与乙型肝炎,除病人 自我感觉症状不同之外,还可通过肝功能,转氨酶,“两对半”中表面抗原这 一项为阳性,则可视为ASC。转氨酶含量上升,“两对半”中1、2项为阳性, 即可诊断乙型肝炎,此时必须接受治疗。 2携带者的传播 传播:乙肝主要经过血液、体液和母婴垂直传播。体液是指精液、唾液以及人 体内的分泌物、排泄物。而传染方式通常是输血、输液、药物注射、针刺及生 活用品共用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哺养等方式母婴传播。通 过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及传染方式后,提高了防病治病保健知识,HBsAg阳性 者加强了自我保护,对防止疾病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携带者结婚生育、哺乳,入托、升学、就业有否影响

腾讯文库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与认识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