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过关检测A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A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A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诗性当是小 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 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蔽或者丧失其诗 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 务。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 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 小说是当下最为繁荣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沉迷于叙述 模式的借鉴和实验,陶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展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 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以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 言和充满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而且, 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 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中 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 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 材料二 海德格尔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造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 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 感受无限、领悟神圣。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蔽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 学又必须是充满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 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经验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 活。上述思想作为一种创作理念,与传统的强调文学与生活同质性的“模仿”和“再现”理 论,有着较大的区别。在现代小说创作中,固守传统的“模仿”“再现”原则的固然不是少数, 而追求叙事的诗性价值也是一些作家的自觉追求。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样式,更多的是与历史发生密切的关联。早 期的志人志怪小说,就是以“稗官野史”“正史之余”“六经国史之补”的面貌出场的。因 此,可以说早期的小说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具象描述和刻意模仿,并以此来达到道德教化的 目的。这样的小说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人们更多地关心它所叙之“事”,而不关心它是如何 “叙”事,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大于艺术价值。但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小说不断地从 讲故事的原始形态向诗性叙事的现代形态发展。许多现代优秀小说,借用英国著名小说家笛 福的话说,是“浸透了诗的”。在中国,第一部充分诗化的叙事文学作品是《红楼梦》。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