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训诂学的认识样稿
对训诂学认识训诂学,用通俗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现代话解释古代语言叫“诂”。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学科,是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语法、修辞现象。
对训诂学认识 训诂学,用通俗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现代话解释古代 语言叫“诂”。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学科,是中国传统语 文学——小学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同时,也分析古 代书籍中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角度研究古代文件,帮助大家 阅读古典文件。 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学科。释读 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标是弄懂文本旨意。训诂学是汉 语语言学、语文学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关键依据文字形体 和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学问。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相互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声训,用声音相同意义相同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 这个“衣”在古书中是看成“依”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起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 字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义训,用现代词义解释古词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 是说“明明”、“斤斤”意思是“察”。 反训,古代有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 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