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肃南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甘肃省肃南县第一中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阅读题 共54分

甘肃省肃南县第一中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 间12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共54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华夏文明之源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但是,它既不是世界上 最古老的文字,也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它只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系统。说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不确切的。甲骨文在当时只是作为一种占卜的工具,字也绝 对不是当时存在的所有的字,却表现出成熟和发达的文字系统,是任何一种古代文明都不可 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的。所以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在甲骨文以前一定还有一个很长的历史 阶段。那么,甲骨文以前的文字面貌究竟如何? 古书中说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 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说文解字序》中也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 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不过这只是传说,任何一种文字的诞生绝非一 人一手之功,汉字的出现必定是先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长期的摸索使用,然后累积发 展、约定俗成的结果。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极有可能是整 理汉字的集大成者。 最早的汉字在哪里?更多的来自地下考古资料,展现出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 不仅有商代前期,相当于夏代的遗物,还有属于更早的种种考古文化的资料。 在公元前4000年的仰韶文化和其后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有不同的刻划符号。 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出土的陶器上,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从历史文化发 展的过程看,这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与汉字的产生、发展应该有着很大的渊源关系。裘锡圭 等著名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肯定它们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这种陶符 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雏形。 另外一项关于早期文字的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在距今约4000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 朱书文字。历史学家张政烺先生看过发现于陶寺遗址的一个扁陶壶照片、摹本以及墨线图后 就断定:“这个字同大汶口文化陶文、殷墟甲骨文和现在通行的汉字属同一个系统”。这反 映出四千多年前即最迟在夏代前期,属于同一系统的文字已经用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地区了。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汉字本身是土生土长的自源文字。大约从夏商时期开始,它已经能 够出色地记录汉语,承载灿烂的中原文明,并对周边民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虽然汉字 在甲骨文之后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 1

腾讯文库甘肃省肃南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