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场杂文写作素材:吹牛的人
www.ks5u.com吹牛的人 马季和赵炎说过一段《吹牛》的相声,赵炎说:“我爱抽烟,我一次抽三箱。”马季说:“我爱喝酒,一顿我喝四吨半。”赵炎说:“我这人少年老成,十岁就上大学了。”马季说:“我
吹牛的人 马季和赵炎说过一段《吹牛》的相声,赵炎说:我爱抽烟,我一次抽三箱。马季说: “” 我爱喝酒,一顿我喝四吨半。赵炎说:我这人少年老成,十岁就上大学了。马季说: “”“” 我这人成熟得比你早,九岁就大学毕业了。赵炎:那我八岁就结婚了。马季:我 “”“”“ 七岁儿子就十三了。 ” 这样的吹牛,纯粹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完全属于笨吹。聪明的吹牛,是把小的说得 “” 跟大的一样,把假的说得跟真的一样,而且让你不知不觉,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法制晚报》近日刊登了一幅漫画,标题是《吹牛的人在哪儿?》。漫画画的是一个人 正在看电视,突然荧屏上一个卖保健品的幽灵伸出一只手,说:呜只有吃了它,才 “”“…… 能救你的命!看电视的男人吓得毛骨悚然,赶紧拿出一大叠钞票,到电视上购物。 ” 在电视上吹牛的人,大都穿着专家、教授或祖传的外衣。一天到晚,滔滔 “”“”“” 不绝地介绍某些药物和保健品的特异功能。一个人,什么病都懂,一服药,什么病都治。而 且越是疑难杂症,他那东西就越有效。 还有些明星大腕,也加入了电视吹牛的行列。本来没有这种病,就说吃过这种药; “” 本来没有用过这种东西,却说这种东西好。不仅出卖了自己的嘴,而且出卖了自己的良心。 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五彩缤纷的商品世界里,谁也分不清是美村姑,还是白骨 “”“ 精。 ” 也有人反问,在你们文场,就没有人吹牛吗?想一想,还真不少。前几天听一位出版社 的编辑讲:我每年接触上百个作者,每个人都感觉自己的文章写得很好,不是一般的好, “ 而是相当的好。文化界的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少,见到的多是互相吹捧和抬高。 ” 把一百个人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都好吗?肯定有好,也有不好。问题是没有人承认自 己不好,也没有人批评别人不好。于是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像马季和赵炎一样,你说我是时 “ 代的新星,我说你是潮流的代表。 ”“” 这种风气,也充斥于官场。有的是吹自己:计划中的项目,就说上了,想象中的事情, 就说办了,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大,做得小。有的是捧别人:谁也不批评,谁也不得罪, 明明知道上边人或下边人有贪腐迹象,却也装聋作哑,从头到尾都投优秀票。 文场吹牛,很快就会被市场和历史所淘汰。而官场吹牛,却常有人越吹越高。从科级吹 到处级,再从处级吹到厅级。只有等他们因贪贿落马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这小子之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