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芦花荡学生读后感
2024年芦花荡学生读后感 2024年芦花荡学生读后感1(848字) 文中像一片苇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小船在苇塘中的样子,也比喻主人具有苇子一样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斗争的意志。 文中的飘
2024年芦花荡学生读后感 2024年芦花荡学生读后感1(848字) 文中像一片苇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小船在苇塘中的样子,也 比喻主人具有苇子一样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斗争的意志。 文中的飘”字形象的写出了木船的轻快,表现了老头子驾船技术的高超。 文中“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 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 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 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 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写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 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同时,也交代了故 事发生的地点。“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景物描写,用诗一般 的语言写出了夜晚的明亮。在如此明亮的夜晚,老头子竟驾着船在敌人的眼皮底 下活动。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 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 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把女孩子们逐渐成 长的`过程描述得富有生活韵味。庄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诗意傲然 地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着天边的北斗”,所以永远 不会迷失方向。“北斗”,既是实在的景物,同时,他又暗喻党的光辉的指引。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 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 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 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了。对 斗争的描写表现出了老头子的智勇双全,他早在枯木桩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