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土地的誓言》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土地的誓言》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3、学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土地的誓言》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 、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 一、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同时介绍背景,最好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 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 二、扫清字词障碍 怪诞 (dàn )亘古(gèn )默契 (qì )污秽(huì ) .. .. 炽痛 (chì )嗥鸣 (háo) 谰语( lán ) .. . 三、教师表情朗读,让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再让学生自由朗读,理解抒情散 文所表现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爱国情感 四、理解全文结构 第一段:我常常详细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两段文字在结构上如双峰对峙,宛如对仗工整的一副对联。 五、问题研讨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2.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称呼,而后来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 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哪?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 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激动,就不满足于使用“她”,而改用“你”直接与土地对话交流, 这在修辞上称作“呼告”/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中有类似用法。 3.这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试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表露 的?

腾讯文库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