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 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情景设计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情景设计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 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浓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干旱、台风、 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一、旱灾 1.旱灾的三大特征 (1)出现的次数多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2155年间,我国发生较严重的旱灾1056次,平均每两年发生 一次。 (2)持续时间长 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旱灾,并经常出现季节连旱,时间长达数月。 (3)影响范围广 1950年-1995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平均每年农田干旱面积达2000万公顷,因旱灾每 年粮食减产达100亿千克。 思考旱灾的危害有哪些? 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 做教材第3页活动题 【点拨】: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多发区的自然、社会条件,理解其成因。 探究活动: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 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江淮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2.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 (1)降水方面的因素----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 长江以南 华北、东北 西南 (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水土资源不平衡 (3)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 思考: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的原因? 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 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 人口的增加 二、我国洪涝灾害 1. 洪水的成因 锋面雨带、热带气旋→降雨(尤其暴雨)→洪水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