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登鹳雀楼教案之五
苏教版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登鹳雀楼》教案之五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夜宿山寺》。 2.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苏教版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登鹳雀楼》教案之五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夜宿山寺》。 2.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 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 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 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 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 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 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 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 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 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