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程序的非正式性及其公平价值

关键词: 非正式程序;价值;公平;形式约束   内容提要: 正式性不是 HYPERLINK "http://___.chinalawedu.com/web/23245/" \t "_blank" 经济

: 关键词非正式程序;价值;公平;形式约束 : 内容提要正式性不是程序的固有属性,非正式程序也是经济法上的一种重要程 经济法 __ 序,对经济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替代性作用。在经济法中引入非正式程序,除了基于效率 追求之外,还应考虑公平问题。非正式程序所保障或实现的公平,既有程序参与人内部的公 平,也有程序参与人与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外部公平。公平价值具有抽象性、主观性,其实现 载体主要体现为程序运行的特定仪式,为此,必须为非正式程序的运行设定各种形式约 法律 束,以保障运行过程与运行结果的公平。 一、问题的提出 法的运行离不开程序,程序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一般认为,在涉及公权运作领域,应 当强调程序的正式性。经济法是保障与规范国家经济管理行为之法,因而经济法中的大多程 序都属于正式程序,其适用具有较强的法定属性与强制色彩。但基于节约执法资源、提高法 的实用性等考虑,在现代经济法中,程序的正式性很多情况下已不再被过分强调,一种以结 果为导向的、注重法的回应性的理念或制度,正在对经济法立法与执法产生深远影响,表现 之一就是,在特定领域或特定问题上,经济法程序的非正式性已越发受到人们重视,并在实 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谓经济法程序的非正式性,主要是指在经济法运行中,执法程序不再具有法定性、强 制性,在程序适用上,执法机关或市场主体具有选择、协商的充分权利。这类执法程序,我 “” 们可称之为非正式程序。从实践看,经济法中的非正式程序在各国经济法制度中都有不 __ 同程度的体现,如程序、执法中的和解程序等。这类程序相比于正式程序来说往往处于替 __ 代地位,但却具有鲜明的经济法特色,在实现经济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强调非正式程序的重要性,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法的执法实效,效率价值是非正式程序 [1][1] 的首要价值。在经济法中,非正式程序很大程度就是基于对正式程序高运行成本的 克服而被引入执法过程中的。但同时,为防止程序适用过于随意,或侵害相关主体利益,在 非正式程序的适用中还必须注重公平问题。经济法在引入非正式程序的同时,能否提供相应 的机制来保障程序运作的公平,不仅关乎程序自身的合理性、正当性,也关系到效率价值能 否最终实现。 强调非正式程序的公平价值,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套不仅符合效率要求,也符合公平要 求的程序类型。这也意味着,非正式程序的引入、运作不是完全取决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 更不是任意的。非正式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接受一定的规则约束,否则就会伤害程序的权 威。 二、经济法非正式程序的含义

腾讯文库经济法程序的非正式性及其公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