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二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神思”曾作了形象的描述:“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二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神思”曾作了形象的描述:“古人云:‘形在江海 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所 说的神思,就是想象力。所谓想象,就是再现记忆中的印象或是对印象加以扩大或组 合。文艺创作要有独创性,就必须有在人意中又出人意表的想象。所以,古往今来的 文论家都很重视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德国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 象的活动”;俄罗斯的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 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清人方东树说李白的诗歌是“发想超旷”,陆时雍说李白是 “想落天外”。诗人艾青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诗人就无法在理想的 天空飞翔”。 浪漫主义诗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只要读一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 别》、《蜀道难》、《古风》十九,李贺的《梦天》、《李凭箜篌引》,岑参的《走 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即可深知。其实,现实主义诗人也必须有丰富的想 象力,杜甫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洗兵马》,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关于音乐的描绘,《长恨歌》中临邛道士对海上神山的搜寻,陈与义的《中牟道 中》,元好问的《客意》等,之所以成为名诗、名句,与其中的想象力发挥关系极 大。 一、想象的作用和范围 诗人的想象力范围可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 溢于海”,过去、现在、未来,任意遨游;天上、人间、地狱,无处不在。“朱雀桥边 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金陵五 题》),这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 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今日对未来的期待!李白想象自己在天上的情形是“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