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曾巩筠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曾巩《筠州学记》原文及翻译曾巩 原文: 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馀,士学于百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曾巩《筠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曾巩 原文: 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馀,士学于百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远而 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而雄之书,世 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与、进退、去就,必度于礼 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 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 而知应务之非近;议政理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 此汉之士所不能及。 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惇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其于贫富贵贱之地则 养廉远耻之意少而偷合苟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 所知有馀,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间,故不得不笃于自修;今之士 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 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 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夫《大学》之道,将欲诚意正心修身以治其国家天下, 而必本于先致其知,则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难至也。以今之士,于人所难至者既几矣, 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独筠不能应诏,州之士 以为病。至治平三年,盖二十有三年矣,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 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经始于其春,而落成于 八月之望。既而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