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太平哨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太平哨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生梦不醒,红楼解味人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
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 2021 年辽宁省丹东市太平哨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来研究《红楼梦》。如果研究《红楼梦》同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聊斋志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全然一样,那就无需红学这门学问了。”在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之外 的同时,他也把自己剔出了主流“红学”的研究队伍。此后,他被喻为红学界的独行侠。他关于“红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学”之界定、对红学史的回顾、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红学”研究的争议。 一生梦不醒,红楼解味人 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是红学界当然的望者。一般说来,在某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安 一学界成为望者又著作等身的人,同辈或后学者常常只有仰视和尊敬的份儿,很少会有人出言不逊, 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走。”他留下这样的遗愿。 但周汝昌是个例外。在红学界,他被誉为“红学泰斗”,也被批作“闭门造车”,他的一生,可谓毁 进入“红学”研究多少是个偶然。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周祜昌寄至燕园的 誉参半。周汝昌曾有诗云:“小童何以知途向,瞎马盲人旅亦难。”他六十余年间所走过的治红学之 信函,说他看到胡适新近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嘱咐周汝昌帮忙查证。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学图书 路,因偶然而生,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终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赞誉,身 馆,果然在敦敏诗集《懋斋诗钞》中发现了一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发表在 上罩着光环,亦受到讥嘲与攻击。 《天津国民日报》上。没想到几天后,胡适就托人转交了一封给周汝昌的信,肯定鼓励这位在校大学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 生的研究。胡适此时已是学界大拿,又是“新红学”的开创者,他的来信让周汝昌“欣幸无已”。 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 1948年,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适家中拜访。令周汝昌激动的是,胡适竟将 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戍本石头记》慷慨地借给他翻阅。正因为这一段渊源,周汝昌常常被看做是胡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红学”研究的关门弟子。 A.周汝昌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研究红学,常常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虽然令 1953年,《红楼梦新证》出版。这部40多万字的“红学”研究著作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在当时 人耳目一新,却也招致很多异议。 很少有人敢将《红楼梦》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将《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B.《红楼梦新证》这部书,使周汝昌成了学界“红人”,也使得他在政治运动中被关进“牛 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 棚”下放,他的“红学”研究被迫中断。 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 C.周汝昌看来,“红学”中的文学性研究应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的研究区别开来,不能用一 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 般研究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 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 D.周汝昌研究“红学”深受“大拿”的影响,如他晚年提出的林黛玉系“沉湖而死”的观点, 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 就是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此年周 E.从早年的《红楼梦新证》到晚年的探佚学,周汝昌的“红学”之路并不顺利,他的“红学” 汝昌35岁,因为这部书,他得以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书,他 研究的方法和结论一直饱受争议。 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烦琐考证”的典型代表,被关进“牛 (2)结合全文,概括周汝昌先生为《红楼梦》的研究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 棚”下放。 ---------------------------------------------------------------- 周汝昌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 (3)简析“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这句话的作用。(6分) 多,在他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异 ---------------------------------------------------------------- 议。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奇缘”说的不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而是贾宝玉与史湘云 (4)周汝昌在“红学”研究上的成功,给了我们哪些借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等等。 ---------------------------------------------------------------- 1982年,周汝昌发表了《什么是红学》一文,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 参考答案: 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他说:“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