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个人信用信息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个人信用信息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个人信用信息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谭晓峰 摘要:近年来,随着身份盗用、不良信用记录错误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日益增多,个人
个人信用信息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个人信用信息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谭晓峰 摘要:近年来,随着身份盗用、不良信用记录错误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日益增多, 个人信用信息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分析了个人信用信息领域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总结欧美国家相 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在个人信用信息领域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思 考,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息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信用权 F830A1009-1246202410-0060-05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近年来,因信息持有机构的过错出现身份盗用,或信息提供机构提供了错误信息导致个人 信用报告出现错误的不良记录给金融消费者带来损害的案件逐步增多。这不仅对授信机构的 形象和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征信制度的信任和信心。因此,在个人信用 信息领域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消费者保护体系具有重 要意义。 一、个人信用信息领域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征信中的隐私侵权 1. 个人信用信息中的隐私在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过程中,为了全面客观反映个人信用状况, 征信机构总是倾向于尽量全面地征集有关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个人婚姻 状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而这些敏感信息以及个人商业信用信息,如个人工作及收入 情况、资产、开户银行及账号、在银行机构的交易信息、申请信用及偿还情况等都是个人隐 私,个人社会公共记录如纳税、刑事行政违法记录等在许多国家经过一定年限后也会成为个 人隐私。如果不对这部分信息的采集、传播和利用加以限制,必将影响消费者的正常生活, 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 隐私侵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1QietingCALL ()非法采集隐私信息采取个人、窥探私人活动、擅自打开消费者的邮件 等秘密调查的方式采集个人信用信息;或者,如果消费者个人同意征信机构采集甲信息,而 征信机构连乙信息也一并采集,均构成侵权。 2 ()故意非法披露个人信用信息或提供征信产品信用报告和信用信息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个 人隐私。如果征信机构将采集的个人信用信息向无权第三方披露或未经消费者同意向不符合 法定条件的用户提供征信信息,将构成对被征信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3 ()过失泄露个人信用信息 征信机构采集并储存大量个人信用信息,如果征信机构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科 学规范的业务操作规程,发生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泄露,或者怠于解决系统中的各种技术问 题,造成系统被侵入、信息泄露、身份盗用或信息错误,也构成对被征信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二)征信中的信用侵权 1.202410 个人信用信息及信用权在征信过程中,消费者所获得的信用评价体年第期现在 对个人信用信息做出分析、判断、评价、预测的资信评估报告中,也体现在综合反映信用信 息的信用报告中。公正、准确的信用信息能够准确评价个人资信,提高交易效率;反之则有 可能降低消费者的信用评价,使其在信贷、赊购、就业等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信用 权是金融消费者信用利益的法律形态,是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应有之义。 2. 信用侵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