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高中生读后感600字左右

《三国演义》高中生读后感600字左右《三国演义》高中生读后感600字左右一如果说刘备是仁义的化身,救万民于水火而礼贤下士平易近人,那么诸葛亮则是智慧的化身,火烧赤壁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部《三国

《三国演义》高中生读后感600字左右 《三国演义》高中生读后感600字左右一 如果说刘备是仁义的化身,救万民于水火而礼贤下士平易近人, 那么诸葛亮则是智慧的化身,火烧赤壁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部《三国演义》成就了几个经典角色,也让千百年来的读者形成了 尊刘贬曹的思维定式。可是,真正的历史是我们了解的那样吗?我们所 看到的历史,是小说家、史官融合了个人情感甚至政治阴谋的历史。 人们只看到诸葛亮的智慧和伟大,看到他的阴谋和罪恶了吗? 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一出山,就连续制造类“博望坡纵火 案”、“新野纵火案”及闻名于天下的“赤壁大战纵火案”。千里之 中,狼烟滚滚,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儒以仁治天下,诸葛亮一介儒 士,却为了军事利益对士兵和百姓下此毒手,令人发指。更令百姓所 苦的是,赤壁大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形成,此后战火绵延,乱世因为 赤壁大战一直延长了六十余年。诸葛亮首次提出“天下三分”时,尚 在隆中与刘备饮酒作对,他早知这一点,却没有阻止分裂,加速统 一,反而助刘备夺荆州,篡西蜀,把他的自家兄弟们赶下台,让百姓 们苦不堪言,这难道是“仁义”之人的所作所为吗?(刘备先背叛袁 绍,再背叛曹操,他也是个反复之人。) 进入蜀中安身立命的诸葛丞相并没有就此收手,七擒孟获六出祁 山都是他犯罪的证据。让我们看一看丞相是怎样治国的:蜀国总人口 96万,带甲士兵10万,官4万。官兵:百姓=1:6,也就是六名百姓 (包括老弱妇孺)供养一名官兵,如此暴举,连灭绝人性的希特勒和东 条英机也甘拜下风。可就在此种情况下,诸葛亮还要命令夹带着老弱 病残的军队挥师南下,六举北出。据统计,东汉末年全国人口5648 万,而到了公元263年魏灭蜀时,全国人口仅存767万。这是中华历 最为惨痛的人口丧失。曹操诗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正是对 当时百姓遭战火荼毒惨状的生动描绘。就连一向贬曹尊刘的罗贯中也 在《三国演义》七擒孟获后写道:“瘴烟之内,阴鬼无数”,反观诸 葛丞相,他有过悔改之心吗?没有,他为了一纸《出师表》的千古流 芳,不惜牺牲百姓,为自己铺上了流血的仕途。 大刀阔斧希望大下一片江山的诸葛丞相一面扬言“王业不偏

腾讯文库《三国演义》高中生读后感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