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成语接龙及由来
天长地久成语接龙及由来 指天地的存在最为长久。用以比喻情感、友谊等与天地共存。语出《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汉张衡 《思玄赋》:“天长地久嵗不留,俟 河 之
天长地久成语接龙及由来 指天地的存在最为长久。用以比喻情感、友谊等与天地 共存。语出《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汉张衡《思玄赋》:“天长地久 嵗不留,俟河之清祗怀忧。”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 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二、天长地久成语典故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安徽天长县有个张秀才应考 科举时,考了个第九名。张秀才的舅舅和主考官张大人乃是 同窗老友,便去苦苦哀求张大人录取张秀才。张大人在这种 人情难却的情况下,只好应允。 张大人回朝后,向皇上呈上卷宗,皇上阅卷后大怒道: “原定天长县取八名,你怎么取了九名?”这位张大人连忙启 奏道:“这张某第九名一定要取。此乃大吉大利之兆,祝福 我主江山‘天长地久’(谐音第九)啊!” 乾隆皇帝听罢,龙颜大悦,就欣然答应了。 后来,人们便将“天长地久”作为成语而流传下来。书 法《天长地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