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
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应该用什么文化内涵来概括这一传统呢?“巴蜀文化”的说法,曾经风靡一时,最为普及流行。然而,近十多年来才被人们认识的“蜀文化
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应该用什么文化内涵来概 括这一传统呢?“巴蜀文化”的说法,曾经风靡一时,最为普及流行。然而,近十多年 来才被人们认识的“蜀文化”概念,极可能改变这一传统看法。本文从考古文化、 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对蜀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四川文化史上的地位作一 番考察。 一、考古文化上的蜀文化 “蜀文化”的概念,虽然早在50年代就曾被老一辈的史学家提到过,但从考古 学上较为系统地论述蜀文化,则是最近十多年的事。蜀文化作为一种考古文化,比巴 蜀文化要晚一些才被人们发现。可以说,人们正是通过探讨巴蜀文化才接触到蜀文 化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蜀文化是人们认识蜀文化的先导。 众所周知,“巴蜀文化”的命名,是从抗日战争时期成都附近出土的所谓“巴 蜀铜器”引起,而由卫聚贤在一篇题为《巴蜀文化》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此后, 凡是四川出土的古代器物而带地方特色者,均以“巴蜀文化”称之。这就是所谓的 传统的“巴蜀文化”概念的来历。 巴蜀文化虽是考古学上的命题,但提出命名的那个时代,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 局限,它还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考古文化。使巴蜀文化变成一种科学的考古文化,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1973年,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根据四川出土文 物的实际,并从考古器类学的角度,对巴蜀文化的考古学性质作了精辟的归纳。他指 出:“现在四川所发现的原始社会的遗物,尚未有能与巴、蜀相连者,所以我们以考 古学上所称的巴蜀文化,仅是一种青铜时期的文化。”80年代以来四川考古工作的 巨大收获之一,是初步建立起了巴蜀文化的考古学年代序列。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表 明,四五十年代人们所讲的巴蜀文化,时代大致限于春秋战国。现在所讲的巴蜀文 化,下限应定在西汉前期。“到汉武帝以后,统一的汉文化占了主要地位,巴蜀文化 作为一种考古学文化基本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