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数学九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程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第 11 周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a、知道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b、根据定义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会根据直线和圆相切的定义画出已

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12 (第周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知道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b、根据定义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会根据直线和圆相切的定义画出 已知圆的切线 c、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位置。 2 )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图、填表、分析、对比,能找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关系。此外,通过直线与圆的相对 运动,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反思,进一步 强化对分类和归纳的思想的认识。 3 )情感目标: 在解决问题中,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观察素材入手,像一轮红日从 海平面升起的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把它们抽象出几何图形, 再表示出来。再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直线 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便于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利于 学生把实际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隐含在图形中的两个数量d和r并加以比较。 学法指导 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的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互助、 协作的精神。通过填表让学生小结,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 生用数学语言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常用教学具。 教学时间: 45分钟 教学过程 示标导学活动一:复习引入(电脑课件展示) 1、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2、怎样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点到圆心的距离____半径时,点在圆外。 (2)点到圆心的距离____半径时,点在圆上。 (3)点到圆心的距离____半径时,点在圆内。 活动二:情境创设,出示目标 二自学解疑 1、 观察日出图和钥匙环移动图,通过实物演示,体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腾讯文库人民教育出版数学九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