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中学教材全解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同步练测岳麓版必修1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45分钟 100分 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 一、选择题 C.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D.实行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题目要求的) 6.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 1.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 的标志是( ) 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 A.废丞相,权归六部 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 B.设立内阁 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 C.设置军机处 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 D.大兴文字狱 () 7.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 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 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 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提供经验 不断加强的趋势。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有 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 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D.正确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其含义是指丞相制度下( ) 2.宋太祖“选儒臣(文人)干事者百余,分治大 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 藩”,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B.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A.宦官专权 B.武臣专权 C.不易产生明君贤臣 C.相权过大 D.王国问题 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 3.五代时期,有人喊出了“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 8.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 壮者为之尔”的口号,由此,北宋建国之初将主要 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 精力放在( ) 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 A.推行新政,消除财政危机 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 B.整顿军队,消除外患 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 C.铲除割据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D.改革科举,选拔人才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4.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9.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A.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B.最初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军务和其他政务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C.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D.办事效率较高,但决策封闭的特征更明显 5.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 10.在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 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 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中国古代社会 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 的“特殊公共权力”的特征是( ) 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 A.外儒内法 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