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白杨礼赞》导学案设计优秀公开课 (11)
《白杨礼赞》导学案学习目标:1 .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理解本文的象征手法;品析课文的美点。课前准备:1、查阅《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资料 2、了解象征手法的
《白杨礼赞》导学案 学习目标: .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 神 1 和意志; 2. 理解本文的象征手法; 3. 品析课文的美点。 课前准备: 1、查阅《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资料2、了解象征手法的含义3、 熟读课文,解决文中的字词 课堂学习: 一、预习展示 展示预习中积累到的字词,交流《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资料 毡 坦荡如砥潜滋暗长妙手偶得婆娑主宰 子锤炼 旁逸斜出纵横决荡恹恹欲睡无边无垠晕圈秀颀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 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 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 区 礼 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 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 臆, 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 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