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讲中国历史,是讲960万平方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单元测评B新人教版必修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讲中国历史,是讲960万平方公里幅员内、由56个 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的历史。中国史前史是中国通史的史前部分。与有文献记载的历史相对,史前 史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具体来说,中国史前史是指商代以前的历史;同时不限于中原, 不限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凡960万平方公里以内的古人类遗址和原始文化遗存,都属 于中国史前史的范畴。 史前时代大部分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原始社会史主要内容是讲生产方式、婚姻、家庭形态、 社会组织结构,侧重于阐述原始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他阶段的历史研究亦是如此。按学科分, 属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性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运行的机制,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法则,构成 历史的核心内容。但除此之外,各国历史有各国的特点,各民族历史有各民族的特点。特点就是差 别,主要包括民族和文化传统两方面,其中既有体质特征的差别,也有非体质性质的差别,诸如生活 习惯、民族气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国家虽社会性质、发展阶段相同, 但政体、文化、生活方式又千差万别,一国一个样,古今都如此。有些文化传统可能随社会性质、 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淡化、消失,或被新形式的传统取代;唯构成民族特性的传统精神,往往可世代相 传,其根源甚至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史前史的史源主要来自史前考古学。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遗址、遗迹、遗物,这些古 代物质遗存无疑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素材不等于历史,依考古文化序列编排出的年表也不等于 历史。 不要以为考古的工作对象是实物资料,只要加以客观报道,自然而然就是唯物主义的,就能从中 阐发历史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是客观存在,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并制约着人们的活动。但 规律又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认识规律不那么容易。不然,为什么自然界的进化经历了亿万 年,直到达尔文才提出进化论?对历史的认识也是这样。世界各国出现过许多史学名家,留下不少史 学著作,但直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 出科学概括,使社会历史规律同宇宙运转的自然法则统一起来,把历史学变为科学。对史前史研完 的目的即是为此。 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 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所发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 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 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同样是要走向衰落和灭亡的。对史前史的研究就是要揭示史 前时代消亡的原因,由于史料的匮乏,史前史的研究还显得很年轻。 1 .下列关于“中国史前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史前史是一门科学,指文字产生之前的中国历史,是中国通史的史前部分,具体表现为商代以 前的历史。 B.中国史前史的空间范畴广,凡960万平方公里以内的古人类遗址和原始文化遗存,都属于中国史 前史的范畴。 C.史前史的历史时代大部分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但原始社会阶段不能等同于史前时代,史前时代时 间跨度更长。 D.中国史前史的研究目的是把社会历史规律同自然法则相统一,把历史学变为科学;史源主要来自 史前考古学。 A项,偷换概念,中国史前史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文字产生”不能等同于“文字记 解析: 载”。 A 答案: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学的主要内容是讲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婚姻、家庭形态、社会组织结构,从而揭示社 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B.一个民族的某些文化传统可能会随社会性质、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淡化、消失,但构成民族特性的 传统精神非常稳定。 C.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遗址、遗迹、遗物,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对这些历史素材加以客观报 道,就能阐发历史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