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爱国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上海爱国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明初推行里甲制,以“十户为甲,十甲为里”,并在乡里组织中设老人制度与里甲制并轨,以便强化对基层政权的管理。清代她丁

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依据所学,图片材料反映了1953年新中国实行第一次全民普选的情 年上海爱国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 况,当时选票印制发放是根据1953年的《选举法》进行的,不是依据1954年宪法,1954年宪法由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届人大通过,故D项说法错误。故应选D。 3. 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交往频繁,下列史实与之不相符的是( 1. 明初推行里甲制,以“十户为甲,十甲为里”,并在乡里组织中设老人制度与里甲制并轨,以便强 ) 化对基层政权的管理。清代她丁制度推行后,雍正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十家牌法和保甲制,“十户为 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上述现象表明 A.铁器、丝绸以及养蚕缫丝技术西传 B.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A.农村地区的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地方社会阶层变动引发社会变革 C.法显从海路到达印度 D.大量的丝帛锦绣品不断西运 C.地方基层管理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困局 参考答案: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日益固化 参考答案: C 4.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 D 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 “以便强化对基层政权的管理”等字眼意在强调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即表明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统治的日益固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宗法观念的问题,也未涉及到社会变革, A.《中法新约》 B.《马关条约》 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地方基层管理组织形式并未变革而是强化对地方的管理,选项C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参考答案: 2. 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 C 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辛丑条约》。结合材料中信息“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 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 约》规定“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 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故此题应选C项。 5.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 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 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A.《一辈子第一回》宣传了1953年的全国基层普选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B.这张选民证反映了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C.新中国的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D.图中选民证是依据1954年宪法统一印制发放的 D.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D C

腾讯文库2020年上海爱国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