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专项训练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复习知识梳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所示。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内大约1/5体积处 。2、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是利用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复习 知识梳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所示。 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 内大约1/5体积处 。 2、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是利用 红磷燃烧耗尽密闭容器中1/5体积的氧气, 点燃 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导致水被吸入集气瓶内大约1/5体积。反应方程式为:4P +5O2 =2P2O5 。 3【实验步骤】 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用于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吸收燃烧产生的热,有利于瓶内降温), 把集气瓶剩余容积划分为5等分,并做上记号。 2.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红磷燃烧时的现象。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4【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同时放出热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充满白烟。待集 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被吸进集气瓶中,进水的体积恰好近似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 积的1/5。 5【注意事项】 1.装置不能漏气。 2.红磷要过量,以保证瓶内的氧气耗完。 3.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不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4.止水夹要夹紧,防止红磷燃烧时气体膨胀使瓶中气体从导管逸出。 5.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防止瓶内气温高于外界气温,使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6【实验分析】实验后若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量过少 、装置气密性不好 、没有冷却到室温 就打开止水夹 。实验后若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有止水夹没有夹紧 、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 。 7、实验时选择的可燃物需具备以下条件:(1)能在空气中燃烧 (如铁丝不行);(2)燃烧时只消 耗氧气 (如镁带不行);(3)生成物不能为气体 (如硫粉、木炭等不行)。 8、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其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化学 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9其他常见变形装置如下图: 装置形式虽然不同,但原理都是相同的,即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注意:该实验应从1、实验现象的描述;2、实验原理;3、实验的改进;4、药品的选择;5、实验推断 的性质等五个方面去掌握)

腾讯文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专项训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