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荷塘景色美采莲曲更妙素材
荷塘景色美采莲曲更妙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是江南旧俗,似乎很早就有,以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荷塘景色美采莲曲更妙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是江南旧俗,似乎很早就有,以六朝为盛。采莲的是少年女子,她们荡着小船,唱着艳 歌。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梁元帝《采莲赋》 “()()()…… 说得好:妖童媛女靓男靓女,荡舟心许,鹢首画鹢的船头徐回,兼传羽杯酒杯纤 ()……” 腰束素,迁延走走退退顾步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唐王昌龄和 “”“” 白居易更有采莲妙曲以歌咏其事。 “” 王昌龄和白居易的《采莲曲》向我们展现了两幅江南少女采莲图:王诗的采莲女身穿荷叶 (“”) 色的罗裙并非纤腰束素,面如芙蓉,荡着小船,唱着清脆的情歌,隐伏在碧叶万顷的荷 塘里;白诗的采莲女则是驾一叶扁舟荡于碧叶荷花深处,忽遇郎君,欲语无语低头笑,娇羞 ( 万状,以致于碧玉搔头落水中接下来的图景应该是郎君下水寻捞、女子船旁倾情注视,只 ) 是作者没写出来让读者去想象。 王、白两诗描写主体虽都是采莲姑娘,但笔触却不相同。王诗是以生动含蓄的笔法,描写采 莲姑娘的穿着和如花之美;白诗则是生动逼真地刻画采莲姑娘腼腆活泼和羞怯的情态。王诗 描写的采莲姑娘是群体形象,而且诗人自始自终不让他们在图画中明显出现,美丽的形象若 隐若现,引人遐想;白诗描写的是一位娇羞可爱的采莲姑娘,由于诗人描写细致逼真,读之 “” 宛然如在眼前。理解王诗的关键句是乱入池中看不见,诺大的荷塘只闻声不见人,给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