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励志名言家庭教育

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励志名言》家庭教育   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文/魏蔻蔻   “既然你喜欢,那你就全包了吧”  

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励志名言》家庭 教育 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文/魏蔻蔻 “既然你喜欢,那你就全包了吧” 我在荷兰刚读博士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多去做些杂活挣表现,就总去 打扫实验室。后来弄得实验经理认为我喜欢清理实验室,只让我一个人做清洁工 作。 很无语,荷兰人不认同咱们中国人“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生存法则。 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曾说“关于我国教育的目的,比较普遍的认识是培养人才…… 人才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别人的工具,而不是为了他自己的人生。” 这个观点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和欧美之间的不同状况,我们华人通过“吃 苦”换回报和认可的心态,欧美人却更看重“谈判的能力,反抗和敢于冲突的魄 力”,要是你给他们留下愿意吃苦的印象,他们只会认为你喜欢干“苦差事”,而 习惯让你永远吃苦。 面对这种情况,我只有主动申明,我也不喜欢这些事情,以后请同事轮 流打扫。后来,我便停止了对爱好乐趣的牺牲,不再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 人”的话来自我安慰。在这样一个可以承载很多不同和冲突的地方,为自己的利 益奋斗,有理有据的反抗是被人赞赏的。即使在国内,生活也不是总要放弃什么 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很多元素是可以共存的。 当儒家教育遇上“丛林法则” “吃苦”还是“不吃苦”,其实关乎一种选择的能力和对自我的了解。

腾讯文库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励志名言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