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分别世间品

俱舍论 分别世间品 提要:世间品在说明有情所得的有漏果,从有情世间、器世间两个方面说。有情世间为有情正报,器世间为有情的依报。其中,佛法以有情世间为根本。论文讲述有情世间、器世间的成、住、坏、空

俱舍论 分别世间品 提要:世间品在说明有情所得的有漏果,从有情世间、器世间两个方面说。有情世间为 有情正报,器世间为有情的依报。其中,佛法以有情世间为根本。论文讲述有情世间、器世 间的成、住、坏、空。《俱舍论》的器世间是以须弥山说为根本,与大乘的华藏世界不同, 在大乘中,须弥山世界只是华藏世界的一个小部分。 关键词:有情世间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器世间 须弥山 本品是在说明有情所得的有漏果,从有情世间、器世间两个方面说。有情世间为有情正 报,器世间为有情的依报。其中,佛法以有情世间为根本。世,是迁流、可毁义,指迁流于 三世可以毁坏的所在;间,是间差义,指差别的境界。 此品共九十九颂,前四十四颂明有情世间,后五十五颂明器世间。 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地方,又名三有,有即是令迷妄的 因果不亡失之意。三界是对有情存在的不同形态的分类。把受色欲、食欲等五妙欲境的有情, 被欲所系说名欲界;把有色身受乐的有情,因被色系,说名色界;把已离色的束缚,全以心 法为体的有情,说名无色界。 颂文先从欲界诸趣来说。1.地狱,梵语“那落迦”或“泥犁”直译“苦具”,乃造恶众 生受苦器具。义译“地狱”,意即地下有狱,有情于其中受众剧苦。2.傍生(畜生),梵语“底 栗车”,意为“傍生”,指横行的有情。身多横住,心多不正。3.鬼,梵语“闍黎哆”,意为 “祖父”,是指或有众生,最初生彼道中,对其后生,名为祖父。此道众生,多受饥饿怖畏。 4.人,梵语“摩赊”,意为“意”,指以此道众生作一切事,皆先意起。5.天,梵语“提婆”。 译为“天”,是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之义。此道众生,居诸处之顶,威德特尊,神用自在, 故名为天。欲界天有六类:①四天王天;②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约横面言,即山顶四角, 各有八天,中为帝释天主。③夜摩天,译为“时分”,因为彼天有情,时时多分,唱言快乐。 (又不与阿修罗作战,故名离斗争天)④兜率天,此译“喜足”。于五欲乐生喜足心(妙欲 资具胜于以下诸天身心安适,且喜具足大乘法乐,故名喜足)。⑤乐变化天(化乐天),于五 欲境自己变化而受用。⑥他化自在天,指五欲境由他化而自在受用。 由地狱不同和洲不同,欲界五趣又分为二十处。地狱八处(1、等活地狱;2、黑绳地狱; 3、众合地狱;4、嚎叫地狱;5、大号叫地狱;6、炎热地狱;7、极炎热地狱;8、无间地狱。) 合傍生、鬼趣,名十恶趣处。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芦洲、东胜神州此四洲合欲界天六 类(六欲天),名为十善处。善恶趣处,总为欲界二十处。 其后,明色界。欲界之上有十七处,名为色界,其中前三静虑各有三处,第四静虑有 八处,合为十七处。初禅三处为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处:少光天、无量光天、 极光。三禅三处: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八处: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 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其中从无烦天至色究竟天,名为五净居天,因为 唯圣者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 下明无色界。无色界由于无色,所以无有处所和方隅,唯有修无色定成就的异生,于命

腾讯文库俱舍论分别世间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