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语文版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积累文言词汇,能正确理解、翻译课文。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难点:感受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汇,能正确理解、翻译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了解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了解写作背景: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 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让他险些丢了 性命。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 3、了解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 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 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二.学习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 2、范读课文。 3、要求学生理解这篇文章运用了那三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 4、解释下列词语。 念:想到 遂:于是 至:到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5、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 影子呀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