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复习参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资料(精)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复习参考——题及参考答案三、部分论述题答案提示: 1.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它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风

——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复习参考题及参考答案 三、部分论述题答案提示: “”“”? 1 .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它 ? 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 风骚指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 “”“” 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所谓的风诗传统。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世代相传; “” 骚诗传统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2) 《国风》民歌的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的表现艺术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在:汉乐府民歌、 “” 建安风骨、北朝民歌、杜甫的诗史、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宋代王禹偁、金代元好问的诗歌;关汉 —— 卿的杂剧、曹雪芹的《红楼梦》从一个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最终走向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优良 “” 传统的泰山极顶。 (3)“” 骚诗的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于后世的曹植、阮籍、鲍照、李白、李贺以至苏轼、辛弃疾的豪放 —— 词、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伟大想象 力,大大充实了古代文学的艺术世界。 2?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说法《诗经》采编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说法是献诗说、采诗说。先秦有公卿士大夫献诗的制度,献诗的 · 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者赞誉,表达对政治的评价。《诗经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卿 士大夫的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搜集起来的。 采诗制度先秦古籍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 及各诸侯国的乐官,《国风》以及《小雅》中的许多诗就是这样汇集在一起的。《诗经》采编的目的 是多重的,其政治功利目的包括:劝谏君王、补察时政,作为贵族子弟的伦理教科书;其娱乐目的包 括参照民间音乐,制礼作乐,满足耳目之娱,作为音乐教程。 3 试举例说明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 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记载了周人从产生、发展到最终灭商建周的历史;如周民族始祖后稷的出生、周人从邰至豳 和从豳至周原的迁徙、文王讨伐崇、密的战争、武王灭商的经过,在周民族史诗中都有记载。 二是再现了当时周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的情况。如姜嫄生子的传 说说明了当时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水平还很低,后稷发明农业的传说,再现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的情况。 (三是比较充分地展示了周民族崇高的审美意识,如他们对祖先伟大英雄的热烈崇拜,以及对祖 先业绩的虔诚尊重。) 4 试结合作品,论述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 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表现为: (1) 故事与抒情、描写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公刘》一首叙述公刘率领族人迁居豳地的历史, “” 诗歌每章都用笃公刘起首,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赞美和爱戴。 (2) 讲究谋篇布局的章法结构:周民族史诗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其中有的用相同词语领起一章, 形成章节之间的排笔,增强了层次感,又使深层内容紧密相连。 (3) 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史诗的形象性,如《生民》用一系列的排笔描写后稷种植庄稼。 《绵》中用瓜瓞自小变大比喻周民族的由弱变强。 (4)“ 擅长使用叠音词来摹声摹态,不仅生动传神,还增加了诗的节奏感。如《生民》中荏菽旆旆, ” 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大豆一片茁壮生,种了禾粟嫩苗青,麻麦长得多旺盛,瓜儿累累 果实成)。

腾讯文库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复习参考题及参考答案-word资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