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课标分析知识与技能:说出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是课标的明确要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实际是气压带风带性质对气候的影响,为此我们首先要根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课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说出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是课标的明确要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 响实际是气压带风带性质对气候的影响,为此我们首先要根据气压带气压高低与气流升降的 关系,推出其少雨或易雨性质,再根据其分布纬度推出其气温状况;根据风带风向是是否有 利水汽凝结,推出其少雨或易雨性质,再根据其纬度分布情况推出其气温情况。在这个基础 上我们以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特征来认识单一气压带、单一 风带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地区气候的形成。 海陆气压中心季节变化是气压带风带的一种特殊表现,其作用下形成的季风气候应当予 以补充,这对认识我们的气候现象非常必要。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的影响就是形成气候格局,为此必然引出气候分布模式图,它不仅 是有助于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气候规律的工具(用以判断气候分布、说 明气候特征和成因、规范气候名称)。但是课标并不要求全面掌握有关气候特征、成因和分 布,所以我们不提出气候模式图,而只要求学生根据某地位置,对照气压带风带或季风区位 置,说出其气候主要特点(冷热、干湿及季节配合),并通过比较找出对应的气温曲线-降水 柱状图,而对气候名称和特点及分布按了解层次要求。 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读限于在比较中认识其气温和降水状况,对描述气候特征不作 要求,也不引出判断气候类型的主要指标和程序。 本节课过多不涉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需要对某种气候特殊分布作多要素的综合分 析。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充分利用规律认识分析具体气候的成因和主要特点,突出了知识的实用功能。具 体分析过程相对抽象,需要紧密联系前面所学的许多知识,所以需要利用地理图标叠加相关 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是表示气候特征的方法,读这种图的方法和步骤 也需要学生掌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相关分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是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从 而改变对地理学科的错误认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是对气压带风带规律的集中运用,需要学生利用前面所所学的知识,而在每周两 课时的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知识遗忘;同时本节课涉及一些气候名称、 涉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断,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所以我们除了 给予及时的知识复习,梳理前面知识联系外,必须弱化具体气候分布、名称、特征的记忆, 突出用规律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重难点确定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是因为它是第二节知识和能力的 落脚点所在,是分析气候和天气现象的重要基础,是认识地理环境决定因素的基础。 教学难点:

腾讯文库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