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10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后提升

第四单元 第10讲一、选择题1.(2021·安徽合肥模拟)鸦片战争期间,姚莹认为“此时夷务关重,制造大号战船,实为要著”,并建议“造大舰必先储费,工价非倍于常例不可。而造船之人,又必习知洋面,攻战者亲

第四单元第10讲 一、选择题 1.(2021·安徽合肥模拟)鸦片战争期间,姚莹认为“此时夷务关重,制造大号战船, 实为要著”,并建议“造大舰必先储费,工价非倍于常例不可。而造船之人,又必习知洋面, 攻战者亲督之,乃能有用……庶可制敌取胜”。据此可知,姚莹() A.为洋务运动提供了理论源泉 B.意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 C.预见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 D.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解析】 B根据材料“制造大号战船……可制敌取胜”可知,姚莹认为制造 【答案】 大号战船能够制敌取胜,说明他意识到制海权的重要性,故选B项。 2.(2021·广东茂名模拟)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法国人以“中国虽与英夷息兵通商,为 和好究不足恃”为由,建议清政府“必须自为防备,方无后患,庶有事可资辅助”,并要求 互派公使;同时建议清政府“派官赴伊国,学习修船铸炮水战兵法,万一将来英夷再有滋事, 不难制胜”,均被清政府一口回绝。这表明() A.清廷对外依然昏聩懵懂 B.英法矛盾尖锐不可调和 C.法国企图干预中国内政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解析】 A法国人的建议十分中肯,但清政府全部予以拒绝,说明其仍自以 【答案】 为是,不思进取,这是清廷盲目自信昏聩懵懂的表现,故A项正确;法国人向中国提建议, 并不等同于其与英国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排除B项;法国人提的只是建议,并非是对中国 内政的干预,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仍沉浸在 “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中,并未受到近代外交观念的影响,排除D项。 3.(2021·山东聊城模拟)“原告为中国人,被告为有约国人,由该有约国领事衙门审 判;原告为有约国人,被告为中国人,案件由中国地方官员审判,但得通知该国领事派员莅 审,原、被告一方为无约国人,另一方为中国人,或均系无约国人,其案件虽由中国官府受 理,但须邀一有约国领事会同裁判。”上述规定主要表明,晚清() 1

腾讯文库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10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