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山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 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 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 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 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 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 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 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 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 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 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 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中 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 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 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 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 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 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 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 观者再创造的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