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南塘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益阳市南塘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 自《人民文学》杂志从去年开设“非虚构”写作栏目以来,经各路媒体的宣传报道,
湖南省益阳市南塘中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1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 自《人民文学》杂志从去年开设“非虚构”写作栏目以来,经各路媒体的宣传报道, “非虚构”俨然成为文坛的一个热词,许多其它文学期刊也辟有类似“非虚构”的栏目。 有论者据此认为,“非虚构”已成为当前文学期刊的一种“集体转向”,或是文学发展的 一种“新的道路和方向”。“非虚构”写作的盛行有诸多原因,在笔者看来,其中一个重 要原因即是对当下虚构社会的一种话语反动。 当下社会,虚构已成为一种社会表征。一方面,在网络所创设的虚拟空间中,信息代 替物质,符号代替身份,生活不是“身体”的生活,生命不是“物质”的生命。真实与虚 幻的界限已变得模糊,这与庄周梦蝶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寓意 颇为相似。另一方面,在当下的消费社会中,现实已裂变为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一切都 被符号化,消费者本身也失去了主体性。日常生活现实颠倒过来,成为一个模仿的过程和 虚构的过程。在虚构生存的时代,真实与真相已变得稀缺。 我们生活在以虚构当真实的社会空间中,虚构的“真实”覆盖并引领我们的日常生 活,比如:穿上“非诚勿扰”外衣的相亲秀、被人为操纵的体育竞赛、名人的“虚构捐 款”……社会上各种虚构或虚假的故事已远远超出文学的虚构与想象能力。同时,虚构故 事的泛滥致使虚构本身的魅力日渐褪色,尤其是网上那些无厘头的穿越小说更让虚构变得 不再神秘。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文学似乎不再需要虚构的念头,因为与媒体炮制的那些 “虚构的真实”相比,文学虚构反倒意味着与真实生活的某种疏离和逃避。绚烂之至归为 平淡,文学不得不返璞归真,追求另一种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而言,历史讲述、旅游散 记、个人回忆录等非虚构文类也具有一种“超越”社会的文学功能。在虚雾弥漫之中,读 者更钟情那些能够写出实感和真相的读物。可见,当下的文学创作由虚构转向非虚构,有 其自身的社会逻辑。在现实远远超出艺术家的虚构能力时,文学只能返璞归真,寻找一种 “非虚构”的表达方式,这也许是非虚构重新获得“文学”意义的社会学解释。 需要指出的是,非虚构如果过分张扬,文学是否会滑入死亡的另一端?毕竟,文学仅 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与生活保持某种距离是文学审美的内在要求。从《人民文学》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