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高一上下册1.2集合间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XXXXXXX 中学 XXX课程内容:(一)引入新课问题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元素有何特征?元素与集合有何关 系?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师生活动:学生回忆已学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XXXXXXXXXX 中学 课程内容: (一)引入新课 1: 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元素有何特征?元素与集合有何关系?集合 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师生活动: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教师明确集合的元素特征、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列举法、描述 法. 设计意图:复习集合的概念、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元素与集合的 关系(属于、不属于)及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2: 问题两个实数之间有何关系?类比实数之间关系,你认为集合与集合有何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两个实数之间有大小关系和相等关系;教师提示,集合与集合之间有包含 关系和相等关系. 设计意图:引入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 (二)探究新知 3: 问题观察下面几个例子,类比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相等关系,你能发现下面两个集合之 间的关系吗? (1) A={1,2,3},5={1,2,3,4,5}; (2) A(2)5 为立德中学高一班的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为这个班的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3) A={x|x3={x|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教师选择以下问题进行追问. (1) 追问:你从哪个角度来分析每组两个集合间的关系? (学生:从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每组两个集合间的关系.) (2) 能用集合的语言归纳概括上述三个具体例子的共同特点吗? A (学生:上述三个具体例子的共同特点是:在每组两个集合中,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 5 集合中的元素.) (3) 上述三组集合中,前两组的两个集合间的关系与第三组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有什么不同之处? 5A,A (学生:不同之处是:前两组集合中,集合中有的元素属于集合有的元素不属于集合; B A3, 第三组集合中,集合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集合反过来,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也都属于集合 A.)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观察到概括的过程,认识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为子 集与集合相等的定义作铺垫. 4:3 问题梳理问题中的观察结果,你能用集合语言表达这样的两个集合之间关系吗?师生 活动:抽象概括,给出子集与集合相等的定义. BB A,AA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如果集合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的元素,就称集合是 5AuB(NnA),3”3A). 集合的子集,记作或读作:“人包含于(或包含 A.B,BB A 对于两个集合如果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的元素,同时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腾讯文库【中小学】高一上下册1.2集合间基本关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