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量感”教学例谈
“量感〃教学例谈2022版数学新课标在原2011版数学课标10个核心词基础上新增 加了一个核心词“量感”。小学阶段的量感内涵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 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
“量感〃教学例谈 2022201110 版数学新课标在原版数学课标个核心词基础上新增加了一 个核心词“量感”。小学阶段的量感内涵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 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 实情景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 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 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 意识的经验基础。 我们二年级备课组老师对新课标中增加的核心素养“量感”这一核心词进 行了深入的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就是“长度单位”。课标 对于第一学段量感的要求为“体验物体长度的测量过程,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 形成初步的量感。在活动中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形 成初步的量感和应用意识。 84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时安排了道例题,分为个层次。一是认识统一的长 度单位的必要性;二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进行测量;三是认识 线段;四是解决问题。新教材更加尊重了知识的形成,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将“量感”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呢? 第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单位量的感知,形成单位量感观念。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感知量感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每一个单位量的大小。 1 例如,二年级数学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以用教具展示米和厘米的长度,教学 厘米时,可以借助手指,田字格,图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