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为本-构建系统化化学知识体系
实验为本,构建系统化化学知识体系 实验为本,构建系统化化学知识体系一、操作实验,把握规律 化学知识十分繁杂,掌握规律是关键。一万种物质就有一万种属性,要从课本上一一背诵下来十分困难,相反,在实
实验为本,构建系统化化学知识体系 实验为本,构建系统化化学知识体系 一、操作实验,把握规律 化学知识十分繁杂,掌握规律是关键。一万种物质就有一万种属性,要从课本上一一背 诵下来十分困难,相反,在实验中认识物质和化学反应,就会容易得多。亲身操作实验,能 够更加深刻地认识物质的本质,总结化学规律。 以纠错题为例,有这样一道考题: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如图1)。 此题是判断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给固体加热、洗气这三项基本操作,也是学生在学习和 实验中常出问题的操作。错误分别是:A滴管口伸入试管中、B试管口向上、C混合气体从 短导管进入洗气瓶。既然是纠错题,那就是明摆着让人挑错,即使没有看出来有错也要蒙一 蒙。那么如果将这类题整合到一个综合题中来让大家挑错,还有这么容易吗?其实要破解这 类题目很简单——注重平时的实验操作细节,而不是死记硬背“常见实验操作错误类型”。 二、探究实验,关注热点 真正的化学实验意味着探究物质的新属性,然而从课本中学到的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成 功实验,我们做起来只能是验证性的探究。在高中阶段我们还无法做到新实验的探究,但是 可以针对高考出现热点事件的惯用手法,进行一些与热点事件结合的探究实验。 下面就以天津港爆炸事故为例。一道实验题的部分题干如下: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 特大爆炸事故,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 白磷(P4)、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常温下,氰化钠能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碳 酸氢钠和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大大降低其毒性,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什么。由此可见,所谓的热点命题方式多是以热点事件引入所要考查的物质,最后还是要 回归知识点。由“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加上配平原则,容易得出另一产物 为氨气,化学方程式也就明确了: NaCN+H2O2+H2ONaHCO3+NH3↑。 我们平时实验所用的材料大多数是以化学分子式命名,说“碳化钙”而不说“电石”, 对物质的俗名或者工业上的叫法还是不太了解。因此在遇到与时事热点结合的题目时,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