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东北大学

科学的本质马克思曾经对近代科学的本质进行了综合的、动态的哲学分析。他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了近代以来科学的本质。(1)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科学是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劳动。(3)科学是生

科学的本质 马克思曾经对近代科学的本质进行了综合的、动态的哲学分析。他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了近 代以来科学的本质。 12 ()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科学是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劳动。 34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层面体现出其社会价值。 科学的特征 根据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可以得出科学的如下特征: 首先,科学作为对自然规律的客观反映,决定了其客观性和实证性的特征; 其次,科学又是一种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第三,科学认识是由一个从感性经验到理性分析的过程,又决定了科学具有理性和系统性的 特征;第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形态,具有通用性和共享性,科学无国界; 第五,科学作为生产力,还只是知识形态的一般生产力,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 ■ 客观性可检验性系统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 技术的本质 ■ 可以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 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 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 techne technique technology ■ “ 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 ” 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 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的特征 1)自然性和社会性.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他自然肌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 一部分,这决定了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必须依靠 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现代技术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这决定了技术具有自 然属性。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才能为社会所接受。这是技术的社会属性。在技术活动中,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遵循社 会规律。任何正确可行的技术目的都是在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合理和相互协调的。 2)物质性与精神性 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仅改造自然的资料和手段,包含着 物质因素,而且还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怎样生产”的“特殊的方式方法”或“操 作手段的知识”,即实践的知识体系。马克思指出,作为活动方式的技术手段,除了物质因 素外,还有精神因素,是二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统一。 3)中立性与价值性 任何技术都既具有中立性又具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现实价值的统一。 4)主体性与客观性。技术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备等) 的统一。 5)跃迁性与积累性。技术是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 同,表现出技术的跃迁性。但是,技术在发展变化中又具有积累性 技术发展的内部动力有:(1)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2)各种不同技术之间的 矛盾。 ■ 6() 技术的工具性中立性与价值负载性 ■ 技术的工具性指的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体系,具有其作为达到人类目的的手段的 作用。对技术的工具性的强调,导致一种技术中性论的观点,这就是简单地是一种 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体系,每一种技术都被用来解决特殊的问题或服务于人类特

腾讯文库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