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高中语文书愤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书愤科目语 文年级高三班级 时间题目书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能力目标:能初步鉴赏
书愤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三 班级 时间 题目 书愤 教 知识目标: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 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目 标 重 能力目标: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点 情感目标: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难 点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由《示儿》导入,背诵。谈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复习关于陆游的文学常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 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 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 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 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三.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 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 情。 四.鉴赏品味诗歌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 来的?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 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1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 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